上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0

中秋节的文章_著名作家写过有关中秋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9 0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
家乡的中秋节虽然比不上春节的热闹,比不上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比不上端午节有纪念意义,但是我却喜欢我们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它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每年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赏月、聊天。记得去年中秋节我非常的高兴,吃完了晚饭,就拉着家人跑到阳台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从东方冉 冉升起。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了大地,它看上去离我们是那么的近,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的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 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我们每个人都拿了个月饼,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竟然如此好吃,我们每个人吃的津津有味,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听见外面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可能是有人在放炮祝贺节日吧!我吃着月饼,突然抬起头来,好奇的对爸爸问:“爸爸,你能告诉我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爸爸笑了,亲切的对我说:“当 然可以了。相传在元朝的时候,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是又怕让朝廷知道了,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放进饼里,以送饼的名义,偷 偷把消息传递出去。最后起义终于成功,为了纪念,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吃月饼,这样,就出现了中秋节。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每年的今天,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 何处,离家多远,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我爱我们家乡的中秋节,也爱我的家乡。
好的话记得给我  点  赞!!!!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写一篇中秋节的作文。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那天,人们都会吃月饼,赏月。
    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圆圆的明月挂在天空,就像一面明镜。抬头一看,咦?月亮上有个黑影,我想那可能就是嫦娥姐姐的影子吧,她旁边的黑影应该就是月兔。我真想和她们见面,目睹嫦娥仙子的风采和玉兔的可爱。不过我们的飞天梦想已经在一步一步的实现。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能和嫦娥姐姐一起玩耍呢!
    “吃月饼啦!吃月饼啦!”妈妈的叫喊声打破了我的思想。看见妈妈和奶奶端来一大盘月饼来庆祝中秋节。月饼的味道很多种,水果味的、牛肉味的、芙蓉味的……奶奶边吃边说现在的月饼真是太好吃啦!可能以前的皇帝都没吃过呢!逗的一家人哈哈大笑。我也是吃了这个又抓那个,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瞧,咋们家的小馋猫!”院子里的几个老伯坐在月下一起闲聊今年的收成和亲人们在外务工的收获。邻居家的李奶奶给爷爷送来了一块她儿子刚从上海寄来的月饼,问爷爷这饼偿后的滋味?她的声音象往常一样大得如雷,那笑脸在明月的照映下,沟画出了半个鲜明的圆弧,笑得那么灿烂,那么阳光,那么的自豪。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好啊!我们中国是多么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呀!我爱家乡的中秋节!月圆家圆国更圆!

描写中秋节的作文


中秋节作文怎么写?
快乐的中秋节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地上人间亲人们相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一个盛大的节日来到了。中秋节月亮象征着团圆。在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亲人们陆陆续续回到家里,傍晚,围着餐桌坐成一个圈,真是天上一轮明月,地上也有一轮明月啊!亲人们到齐了,大家围坐桌坐成一个圈了,妈妈用圆盘装菜饭,用圆盘放月饼,我不禁感到疑惑:“妈妈,为什么今天要用圆盘盛菜啊?” “因为今天是中秋节,圆形的东西代表团圆啊,月饼也是一样啊!” 我像跟屁虫一样跟着妈妈,谁让今天是妈妈下厨呢?要是今天不吃好吃的,以后一段时间的日子就吃不了了,而且跟着妈妈还可以了解到中秋节的许多知识。菜做好了,一缕香雾飞进了我鼻孔,贪吃的我马上知道这道菜了:“水煮鱼片!”我赶紧跑到餐厅吃饭,只见大家说说笑笑可开心了。我一看饭桌:哇!全是我喜欢的菜,什么藕饼、螃蟹、小龙虾……看得我眼花缭乱。正要夹一大块排骨,就被一旁的妈妈打了岔: “今天是中秋,咱们得有所行动,来说有关月亮的诗或词,谁答对了,谁吃菜。” 为了吃到好吃的东西,首先我抢着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朗诵完后,表哥又接着朗诵:“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就这样大家在抢答朗诵的欢声笑语中品尝了美味佳肴。吃完饭,只见妈妈望着那皎洁的月亮一动不动。我悄悄地问: “妈妈,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赏月。”说着妈妈随手拿了一个月饼:“来,我给你讲个故事,名叫《嫦娥奔月》。” 只听妈妈说道:“很久以前,嫦娥夫妇因为射了炎帝的儿子被贬到凡间,后来嫦娥独吞了所有不死药——飞天成仙。可又不敢面对众仙家,就住在孤清的月宫里,孤清的月宫,孤独地活着……”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十分感动。这时大家在院子里谈笑着,度过了一个圆满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作文
当地球上刚有人类时,就发生了冷酷无情的战争,残杀后的战场散发出一股四起和一轮永不圆的刀锋似的月亮。作为画仙的我坐在冰冷的石凳上,心想:“月亮啊月亮,你怎么总不圆呢?我不喜欢战争,我想要幸福!我要去追赶月亮,把它画得圆圆的,让人们永远团圆。”
于是我拿着画笔,蹬开石凳,像箭似的飞行,向着西斜的弯月飞奔而去。眼看月亮就要落下了,我更加奋力的向前飞去。一束皎洁的月光映在我的脸上,刻在我的心上,我无比欢喜的摇着画笔,真想赶快把这轮明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然而,过不了多久,我的心就疯狂的跳个不停,双腿也像一块软哒哒的生面团一样下垂,我实在太累了。追上那轮明月真是天方夜谭,太异想天开了。头顶,是遥不可及但却不完整的明月:脚下,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厮打。人们的呼喊声,金属的碰撞声,鸟儿的扑翅声声声入耳、滴滴入心。难道这是女娲希望中的结果吗?不,当然不是!我向前努力的“爬行”着,手努力的向前伸展着,伸展着,越过陡峭的山脉,伸过大海的胸怀,向前伸展着,伸展着,直到那毛笔上的一小撮颜料触摸到月亮上的一小点星云的时候,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了。西边,月亮渐渐遮住了她的脸颊:东边,太阳已经展现出他刺眼的双眸。可是,月亮还是没有完全圆,只剩下一笔等我去上色。我的心跳越来越虚弱,可是快沉入山脉的月亮不等我犹豫。我把画笔用力一抛,点在了月亮美丽的眉间上,当初升的太阳把幸 ..........

著名作家写过有关中秋的文章。
1、《印度洋上的秋思》——近代诗人徐志摩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篷上悉悉索索啜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蒙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氲,只是在我灵魂的耳畔私语道:“秋”!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秋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
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啜泣的云,还疏松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惨白的微光,预告明月已经装束齐整,专等开幕。同时船烟正在莽莽苍苍地吞吐,筑成一座蟒鳞的长桥,直联及西天尽处,和轮船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对照,留恋西来的踪迹。
2、《中秋的月亮》——现代散文家周作人
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
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
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3、《人好月婵娟》——现代诗人臧克家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
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点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风俗,似乎应该和纯属迷信的东西区别开来。
《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彻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归宁,是日必告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4、《四世同堂》——现代小说家老舍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
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5、《中秋节》——近代女作家萧红
记得青野送来一大瓶酒,董醉倒在地下,剩我自己也没得吃月饼。小屋寂寞的,我读着诗篇,自己过个中秋节。我想到这里,我不愿再想,望着四面清冷的壁,望着窗外的天。云侧倒在床上,看一本书,一页,两页,许多页,不愿看。那么我听着桌子上的表,看着瓶里不知名的野花,我睡了。
那不是青野吗?带着枫叶进城来,在床沿大家默坐着。枫叶插在瓶里,放在桌上,后来枫叶干了坐在院心。常常有东西落在头上,啊,小圆枣滚在墙根外。枣树的命运渐渐完结着。
晨间学校打钟了,正是上学的时候,梗妈穿起棉袄打着嚏喷在扫偎在墙根哭泣的落叶,我也打着嚏喷。梗妈捏了我的衣裳说:“九月时节穿单衣服,怕是害凉。”董从他房里跑出,叫我多穿件衣服。我不肯,经过阴凉的街道走进校门。
在课室里可望到窗外黄叶的芭蕉,同学们一个跟着一个的向我问:“你真耐冷,还穿单衣。”“你的脸为什么紫色呢?”“倒是关外人……”她们说着,拿女人专有的眼神闪视。
到晚间,嚏喷打得越多,头痛,两天不到校。上了几天课,又是两天不到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萧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上栗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3 11:49 , Processed in 0.1504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