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回复: 0

六十年代流行歌曲_60年代经典老歌500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8 0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一些老歌曲,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老歌。
1、《鲁冰花》
《鲁冰花》原唱为曾淑勤,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甄妮与南京小红花合唱团共同演唱,由姚谦填词,陈扬谱曲。
歌曲发行于1988年8月1日,收录于专辑《金罇陈酒》。该歌曲是电影《鲁冰花》的主题曲 。
2、《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英语翻译为:The Moon Represents My Heart),经典歌曲,歌曲由孙仪作词,翁清溪作曲。
1973年由陈芬兰首唱,1977年经邓丽君重新演绎后红遍华人世界。
3、《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是邓丽君为电影《小城故事》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歌曲由庄奴填词,翁清溪谱曲。收录在1979年发行的邓丽君专辑《岛国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中。
歌曲于1979年4月14日至4月29日间成为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阵三周冠军歌曲。
4、《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词创作于1987年,是词作者李春利为自己编剧的电影《眼镜里的海》作的电影插曲。
并且是献给卧病多年的母亲的,当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每个句子都是有感而发,且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和喜爱。
5、《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是陈百强演唱的歌曲。由郑国江作词、陈百强作曲,收录于1983年8月1日由华纳唱片发行的同名专辑《偏偏喜欢你》。  该歌曲是电影《港囧》的插曲。
1983年,该歌曲获得1983年十大中文金曲奖,1989年,该歌曲获得年东京音乐节TBS一等奖。

经典60年代流行歌曲?
小城故事·玫瑰玫瑰我爱你·月亮代表我的心·美酒加咖啡·夜上海·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像雾又像花·心恋·相思河畔·姑娘十八一朵花·天涯歌女·不了情·月圆花好·恰似你的温柔·你怎么说·往事只能回味·又见炊烟·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一见你就笑

请问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八十、九十各有什...
  ●五十年代●
  1949-1959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成为我们父辈脑海里抹不去的印记。那时,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是时代的主旋律,因此,纯净的音符也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这时期流行的歌曲绝少儿女情怀,多是抒发对祖国、领袖、英雄、生活的热爱,《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浏阳河》、《克拉玛依之歌》、《新疆好》、《草原之夜》、一支支歌唱社会主义、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使《英雄赞歌》、《我是一个兵》等“兵歌”广泛流传。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九九艳阳天》、《敖包相会》等部分爱情歌曲纷纷登场,它们穿着“新民歌”的袍子,体现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为当时的少男少女深深喜爱。这时期的著名歌唱家,如贾世骏、马玉涛、王昆、郭兰英、胡松华等,均是通过广播电台向听众传播他们精心修饰的歌声,可以说,所有的声音都经过了官方的认可,这些激情高昂的“红色歌曲”,虽历经时代长河的洗刷,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所透出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使其永葆青春……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经过这个不同寻常的10年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年代难以言说,一场狂热的运动、一声拭血的口号或是一种关于饥饿的回忆。 六十年代的词汇:向雷锋同志学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反对修正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踢开党委闹革命/革命委员会好......这一期间的歌曲多数都是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典型的歌曲有《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唱支山歌给党听》《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七十年代●
  1970-1980年,这块土地发生了多少大事,家国个体的命运,一会被跌落峰谷,一会又被抛向峰尖,领略着种种的冲击、震动,生成转换的局势一直在此消彼长,而全球化的思潮风云也是前所未有的。70年代是中国人追求幸福征程的最后的黑夜,许多美丽的幻影划过这夜色,映照着人们,被人们纪念和珍藏;70年代涌动着物质和精神的渴望,这是中国非凡变化的前夜,一个多世纪以来沉郁的辛酸代价,终将有所获得。 70年代初期,歌曲的创作已稍有转机,抒情歌曲的创作受到欢迎,题材和手法也见多样。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颂歌》等。1976年,冬天过后醒来的是一个红彤彤的年代。施光南心中流尚出欢快的《祝酒歌》旋律,堪称为亿万人民倾情的胜利之歌;而抒情歌曲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复兴――这是历史变化、进步的一个折射,从该角度看,这场复兴的确是伟大的。它的力量足可融化十年的坚冰,吹散徘徊不去的乌云。《太阳岛上》、《妹妹找哥泪花流》、《乡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开始响彻神州。尤其是李谷一,她运用了“气声”演唱,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但也更加加强了它的吸引力与震撼力。
  ●八十年代●
  1980-1989是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最为动荡也最为繁荣的10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卡式录音机和电影、电视、广播的普及,港台流行歌曲得天独厚地闯入千家万户,不容分说地叩击人们的耳膜,强烈地刺激了音乐界乃至整个社会,也带来内地通俗抒情歌曲创作的勃兴。
  重新起步的流行音乐,经历了跟随港台流行歌曲的走向而变化到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必然过程。80年代初期,谷建芬、铁源、付林、施光南等大批作曲家,以及乔羽、王健、晓光等词作家的先后介入,标志着我国通俗音乐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以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生活感受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渗透出明显的文化意识,体现出对通俗音乐艺术化的苦心示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可喜成绩。《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小草》《我爱你,塞北的雪》《在希望的田野上》等80年代早期作品,那充满欢乐和阳光的音符像雪后的泉水一样四外流淌,滋润着“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心灵,使人感到可爱的祖国充满希望。80年代中期郭峰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赌注一大批作品将艺术触角伸向人生、社会、历史,敞开心扉,提示人性,内涵丰富,从而使流行音乐得到广泛、真正的认同,并被得到官方正式命名“通俗歌曲”。紧接着崔健、徐沛东、苏越等,以《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作品,把具有西北高原特色的单调置入摇滚性音乐的整体构思中,以民族传统音乐的神韵为流行歌曲注入新的活力,欣起的“西北风”席卷80年代末的歌坛,很快就在听众中引起共鸣。有的专集发行量超过1500万盒……80年代的流行音乐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和争执后,“通俗唱法”与民族、美声唱法形成鼎足之势,被列入声乐艺术之“正册”,流行音乐在理论和舆论面前终于获得了一席之地,其价值得到认可。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是中国飞速发展、开放的年代,港台、国外的音乐开始涌入,内地的流行音乐也趋于成熟。九十年代的音乐就太多了,能成为时代代表的我想有《小芳》《笑脸》《涛声依旧》《新鸳鸯蝴蝶梦》《酒干倘卖无》《狼》《一场游戏一场梦》《星星点灯》等等。
  ★★★★至于歌词,你直接用百度搜索,输入歌曲名,选择搜索歌词就可以搜索到了。★★★★
  呵呵,那就麻烦你老人家增加点悬赏分啦~

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典歌曲
1、《北国之春》
1979年,于日本乐坛发展的邓丽君将这首风靡日本的曲子交由台湾著名词作家林煌坤先生填写中文歌词,随后出现了第一个国语版本《我和你》,并经邓丽君的出色演绎被国人所熟知。此后的十余年间,由蒋大为、叶启田、韩宝仪等国内歌手演唱的民歌版本及闽南语版本相继出现,《北国之春》也成为了华人社会流传最广的日本民谣之一。
2、《歌唱大别山》
歌唱大别山是《电影挺进中原》中的插曲 。傅庚承词,汪遵熹、傅庚承曲,朱逢博配唱。歌曲高亢明亮,70年代最受人们喜爱的电影歌曲之一。朱逢博将更加深厚的文化与历史精神,注入了她悠扬而又深邃的歌声之中,让她的歌声中沉淀着火热的激情与绵长情感韵味,这也是朱逢博电影歌曲的又一代表力作。
3、《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是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黄宗江作词,高如星作曲,禹鼎、潘文林、呼延生、孙佩华演唱。
4、《北京的金山上》(才旦卓玛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歌曲。藏族民歌,由玛卓作词。李谷一原唱,著名翻唱者有雍西、韩红等。此曲在上世纪60年代西藏解放后广为传唱,不失风采。
5、《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是由林煌坤作词,李俊雄作曲,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收录于专辑《少年爱姑娘》中。
6、《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草原上的人们》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而成。这首歌流传甚广,电影中的原唱是长影乐团的王树理 和吴秀云。因该歌词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传唱多年。翻唱版本非常的多,王洁实谢莉斯合唱版、刀郎版、卓依婷版,甚至于布仁巴雅尔与娜吉勒合唱的原汁原味的蒙语版等。
7、《马儿啊,你慢些走》
《马儿啊,你慢些走》是由李鉴尧填词,生茂谱曲,马玉涛演唱的一首军旅歌曲,收录于马玉涛1998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马儿啊,你慢些走》中。
1989年,马玉涛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8、《蝶恋花·答李淑一》
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于1960年秋在上海的西藏书场首次公演,由弹词演员余红仙演唱,一举成功。半个世纪以来,它风靡大江南北,不仅是苏州评弹艺术创新的经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也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9、《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其词曲原创均出自广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定型于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彩调剧和歌舞剧《刘三姐》反映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与恶霸财主作斗争的故事。
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斯琴格日乐与600“刘三姐”共同演唱了一首重新编曲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至此,这首歌在新世纪又一次被大家熟知。
10、《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

参考资料:五六十年代经典歌曲100首--百度百科
六十年代的经典歌曲
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
苗岭连北京
赞歌
颂歌一曲唱韶山
草原晨曲
草原赞歌
柯尔克孜人民歌唱毛主席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遵义会议放光辉
社会主义放光芒
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忠于您
献给伟大的毛主席
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
哈萨克人民永远跟着毛主席
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完
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韶山出了个红太阳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天上太阳红彤彤
红太阳照边疆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毛主席的光辉
阿佤人民唱新歌
北京的金山上
桂花开放幸福来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青稞美酒献给毛主席
读毛主席的书
毛主席著作像太阳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井冈山上太阳红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
浏阳河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
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亚克西
八月桂花遍地开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战士歌唱东方红
颂歌献给毛主席
日夜想念毛主席
世世代代铭记毛主席的恩情
我爱北京天安门
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
蝶恋花万泉河水清又清
想念毛主席
满怀深情望北京
红梅赞
毛主席派人来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北京有个金太阳
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
向着北京致敬
毛主席著作最伟大
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
牧歌
高高太子山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英雄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军民大生产
毛主席像章挂在我胸前
伟大的北京
世界是你们的
草原人民歌唱毛主席
我为祖国献石油
壮族人民歌唱毛主席
二月里来
我们最爱毛主席
解放区的天
唱支山歌给党听
牧民歌唱毛主席
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
毛主席著作闪金光
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
红星照我去战斗
贫下中农最爱毛主席
草原上的人民见到毛主席
挑担茶叶上北京
太阳就是毛泽东

60年代、70年代的经典老歌、著名老歌手?
60年代的经典老歌:
《赞歌》、《东方红》、《红太阳照边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十五的月亮》《军港之夜 》、《外婆的澎湖湾 》、《乡间的小路 》、《角落之歌 》、《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爱祖国的蓝天》、《苗岭连北京》、《映山红》、《牡丹之歌》、《大海》《光辉岁月》
60年代的著名歌手:
贾世骏、马玉涛、王昆、郭兰英、朱逢博、郭颂、胡松华、吕文科。
70年代的经典歌曲:
《烛光里的妈妈》、《好人一生平安》、《兰花草》、《大中国》、《南泥湾》《回娘家》、《小草》、《在水一方》、《父老乡亲》、《好大一棵树》、《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华》、《当兵的人》、《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摇太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剪梅》。
70年代的著名歌手:
邓丽君、高晓松、张蔷、梅艳芳、张国荣、李双江、李谷一、郭兰英、蔡琴、苏芮。

扩展资料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是一首爱国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
在中国的重大升旗仪式、开幕式(如奥运会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等)上,《歌唱祖国》常被做为出旗曲在国旗出场之前或开幕式前演奏。
60年代经典老歌500首
1、《红梅赞》
《红梅赞》是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爱国歌曲,1964年发行,为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歌词: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 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新春来!
2、《珊瑚颂》
《珊瑚颂》是由赵忠、钟艺兵、林荫梧、单文等作词,胡士平、王锡仁作曲的一首乐曲,创作于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歌剧《红珊瑚》的主题曲,唱词采用了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赞美红珊瑚来赞美渔家女珊妹,文学性和可唱性。
歌词:
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风吹浪打花常开。哎!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哎!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哎!
滚滚火焰冲天起,火树金花遍地开,
霹雷一声震四海,浪走云飞大军来。
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火焰熊熊把路开。
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浪打来,迎接救星上岛来!
3、《打靶归来》
这支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它诞生的经过也很有意思。当时王永泉正在准备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一首歌曲,偶然瞥见一首作者为“牛宝源”的四句小诗,由此受到启发,改编了小诗,并谱上了曲。使其成为了一首广为传唱的军旅歌曲。
歌词: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o la mi so,La so mi dao re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北京去
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Mi suo la mi so。La suo mi dao rui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一二三四!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o la mi so。La so mi dao re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北京去
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
Mi so la mi so,La so mi dao re
夸咱们枪法数第一,一二三四!

4、《绣红旗》
《绣红旗》是一首歌曲,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作品《江姐》,收录在专辑《江姐》中,被大家广为传唱。
歌词: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千分情万分爱,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新天地
5、《蝴蝶泉边》
《蝴蝶泉边》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的爱情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
2019年12月,入选“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
歌词:
女: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阿妹梳头为哪桩?
男:蝴蝶泉水清又清,丢个石头试水深,
  有心摘花怕有刺,徘徊心不定啊伊哟。
女: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
  有心撒网莫怕水哟,见面好相认。
男: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
  阿妹送我金荷包哟,哥是有情人啊伊哟!
女:燕子衔泥为做窝,有情无情口难说,
  相交要学长流水哟,朝露哥莫学啊伊哟!
男:祖传三代是铁匠,炼得好钢锈不生,
  哥心似钢最坚贞,妹莫错看人。
  送把钢刀佩妹身,钢刀便是好见证,
  苍山雪化洱海干,难折好钢刃。
女:橄榄好吃回味甜,打开青苔喝山泉,
  山盟海誓先莫讲,相会待明年。
  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
  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上栗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01:32 , Processed in 0.1494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