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回复: 0

夏至是什么意思_俗语,夏至三更,便入伏。三更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6 04: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至三更是什么意思
“夏至三更便数伏”。这里“三更”应该是年庚的庚字。古人以干支纪日,从甲子、乙丑而至癸亥,六十天一个循环。所谓“夏至三庚”就是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天干带“庚”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开始数伏。为什么要从庚日数伏,这主要与古人的阴阳五行生克观念有关。一庚是十天,如果夏至那天是庚日,只要再过二十天就进伏了。如果庚日恰在夏至前一天,那么要过二十九天才能进伏。《初学记》说:“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总称三伏。”也就是说立秋如果在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后,那么中伏就是十天,立秋如果在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后,那么中伏就是二十天。所以伏天有的年份三十天,有的年份四十天。初伏的第一天,古人称为“伏日”,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天津至今还流传着“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谚语,大概就是过伏日的遗风吧。

夏至未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未至》是作家郭敬明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05年2月首度出版。
根据夏至未至小说有两种理解:
1、夏天到了,但希望看到人未至,希望发生的事情未至,这是一种理解。
2、夏至可以理解为夏至这个节气,也就是特定的某一天。作者的意思也许是我等你等到夏至这一天,但还是为等到你,心里的惆怅之情可以从中慢慢体会。

三年后,众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小司去中央美术学院继续念书,陆之昂留学去了日本,遇见为梦想放弃与男友青田的感情,单独前往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歌唱的梦想而努力。
从此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成人世界的大门打开,其中的复杂一点点地展现于他们面前。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的人气如日中天。而立夏成为了小司的助手兼女友,七七在大学期间因为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意外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后成为流行的青春偶像。一直为了唱歌而打工的遇见,在北京辛苦地生存,却始终没有放弃歌手的梦想,这时她在便利店里遇见了男生段桥。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曾经拥有梦想的年轻人都在各自的奋斗。正在每个人都被急速到来的物欲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随着种种事件,更大的逆境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傅小司的抄袭争议、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段桥的事故……
他们因沾染世俗而随波逐流,他们被美好的友情摧毁,他们因至深的友情、比爱情更加珍贵的友情而遗忘当初最美好的承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至未至
夏至的气候学含义是什么?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按照《恪遵宪度抄本》上的说法:“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到达极限,在我国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14小时左右,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发育,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问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由于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累,并未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概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某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一杂草、病虫迅速繁殖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美好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明显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趋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遇夏旱,通常这时有望解除。近30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规模洪涝的次数虽不多,可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重视做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时期,往后常受剐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加强抗旱能力,争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举措。
夏至期间,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来临,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并且是闷热。有以下几种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作用较大,值得注意:
1.对流天气夏至以后地面受热较多,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不大,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雨,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样美丽,经常引发局部地区灾害。
2.暴雨天气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强烈,作物生长迅速,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
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夏至期间,正是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季节,频繁出现的暴雨天气,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甚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应重视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冷、暖空气团在此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适,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洁净,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到了夏至北半球的白天就会变得最长,夜间最短!天气也阴晴不定,经常前一秒还是大晴天,后一秒就雷雨交加!

夏至什么意思?是不是夏天的中间?
不一定理解为夏天的中间,因为不同纬度地区的气象上的夏季并不相同。夏至可以认为是盛夏的开始,之后的两个节气是小暑和大暑。夏至当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热量中心最偏北。北半球尤其是北温带各地开始进入夏季半年的最热时段。

夏至未至代表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是:小四在书中多次提到关于浅川的描写,他说浅川即使到了夏天也像春天一样,因为成片的香樟树给浅川洒下的绿荫足够遮掩夏天刺眼的阳光。所以我想夏至未至说的就是浅川,而这本书也是在讲述着浅川的故事,浅川的人,浅川的传奇。。。像立夏他们即使离开了浅川---那个夏至未至的地方,也感觉自己的灵魂,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属于那的。
或另一层意思是指文中不够完美的结局。给人遗憾的感觉。
扩展

夏至未至代表遗憾的了?


补充

正确。。


俗语,夏至三更,便入伏。三更是什么意思。
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在我国,年月日时的计数与西方的数字计数不同,而是采用干支法,也就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逐一配对来记录年月日时,所以,每十天中就会有一个带“庚”字的日子。这样的话,假如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也就是庚日的转天,那么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而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如果说入伏的大约时间,可以说是夏至日后20-29天之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上栗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2 04:39 , Processed in 0.2511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