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
巴以冲突的焦点在哪里?指哪两个地区?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21a4462309f790528ca9684403f3d7ca7bcbd511.jpg
1、巴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基斯坦地区归属于谁;
2、巴以指的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3、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介绍:
伊斯兰抵抗运动是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成立的激进组织,简称“哈马斯”,是由“伊斯兰”、“抵抗”、“运动”3个阿拉伯语词头字母拼写而成。1987年12月由巴勒斯坦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创立。
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决议并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未在规定地区内建立阿拉伯国。此后阿拉伯联盟国家与以色列之间便发生了多次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关于巴以冲突
你的问题太长了!!
1、巴以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端,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国家,不信春哥信穆斯林,以色列不信曾哥信犹太,没有共同语言就开打了。
2。3、而以色列在二战后建国,建国过程还占了巴勒斯坦的地方,巴勒斯坦严正抗议是木有用的,只能用实力说话,不幸实力不济,三次中东战争都输光光了。
4、联合国文件不知道
5、阿拉伯国家坚挺巴勒斯坦,好基友啊,每天向安拉祈祷,以色列赶紧从地球上滚蛋
6、阿拉伯国家是石油主要出产、输出国,美欧招募他当自己小弟,人家未必肯干,但也不能直接打击他,所以美国欧洲坚挺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美国的忠实小弟,同时美欧和阿拉伯关系也不错。当然,以色列和中国基情也深深滴。。。
7、阿富汗坚挺巴勒斯坦,具体干嘛了就不是很清楚了。
巴以冲突是什么??
巴以冲突主要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由于名族、宗教、边界问题等爆发的一系列战争。。
有名的是五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1949年3月;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11月6日;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6月10日;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10月24日;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6月11日。
巴以冲突的渊源和解决方法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42166d224f4a20a495e9502a9e529822730ed06c.jpg
巴以冲突的渊源: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公元135年,现在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镇压了犹太人的叛乱。在镇压叛乱后,哈德良将犹太人驱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后的1700年里,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在欧洲、中东、非洲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犹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历史满是被迫害、被歧视、成为他人替罪羊的悲惨遭遇。尤其在欧洲,基督教教会因为宗教原因经常指责他们,他们总是在困难时期成为一切灾祸的替罪羊,例如:犹太人遭到种族清洗和屠杀,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
2、贝尔福宣言
当今中东地区的许多纷争,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10月,英国已经和奥斯曼开战,但英国想拉拢其他协约国成员一起向奥斯曼发动进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而奥斯曼已经统治阿拉伯人长达几个世纪。
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志在成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领袖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承诺,如果侯赛因帮助他们尽快发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他们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英国人在说服阿拉伯人帮助抵抗奥斯曼的同时,还与法国人和俄国人进行秘密协商:如果他们打败奥斯曼,将如何瓜分中东地区。1916年5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议,即《赛克斯—皮科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人可以在打败奥斯曼后得到巴勒斯坦。
3、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五次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分治决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国领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阿拉伯国领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解决方法:
1、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一向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在阿以停火谈判中以调停者身份出现,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日内瓦和会、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和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达成的。
冷战结束后,马德里和会的召开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巴以奥斯陆协议、约以和约等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中东和平进程同美国的参与密不可分,但美国的作用始终具有两面性,在谈判立场上持双重标准。
2、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冲突不是对等的国家战争,而是民族冲突。并且这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还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的背后是各种势力的博弈。
巴以之间的这些问题出现在英国托管时期,但这并不是无休止的战争,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通过竞争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理解巴以冲突的内部逻辑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双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对陷入战争的人来说,流血本身就是流血的理由。
29日,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边界集结,酝酿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他不排除对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对巴勒斯坦人说:“遍地染血、到处都是烈士。可能还会有更多人受伤、牺牲,但是加沙绝不会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由来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由上述材料可知,巴勒斯坦地区也曾是犹太人的故乡,而且文本关于他们的传说为人所熟知。就以《圣经》为例,这本基督教经典所记载的就完全是犹太人祖先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当中的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再者,《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不过,由于大部分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故事的轮廓,因为今天的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与宗教原因息息相关:
故事开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艾萨克(Isaac)和孙子雅各布(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的十个非常憎恨他们的兄弟约瑟夫,并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不过约瑟夫有一个解梦的本领,深得埃及国王的喜爱,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后来雅各布和他的儿子们来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并大量繁殖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就第一次被称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为其斗争或者是与上帝作斗争?)。埃及国王看到繁盛的犹太人,视他们为威胁,为了除掉这个隐患,他找借口把这些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怜的犹太人反抗了,于是就上演了摩西领受十诫,带领以色列人返回故乡的故事。后事冗繁不再详叙。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BC,以色列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国—以色列王国,而他们有两位出色的国王,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期间,发展贸易,以武力维持其统治,使以色列发展到鼎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王国定都耶路撒冷,被确立为犹太民族的神圣之地,这样就为巴以冲突的症结难解奠定了根源。
由此看来,犹太人的历史,至少是他们认为的事实,显示出他们的民族特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克服灾难的民族,他们有勇气,也有力量与种种上帝的考验作斗争。但是他们近代的惨痛遭遇似乎比《圣经》记载的大灾难还更加悲惨,难道是他们的另一个考验?可以肯定的是,那惨绝人寰的经历永远刻在犹太人历经漂泊、破碎流血的心中:
就在以色列王国被灭亡以后,希腊罗马王国也曾占领过这片土地,犹太人就在这个时期流放都世界各地,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乡,被迫逃到东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波兰,但人身利益却被大大的限制。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在政治、医学、艺术各领域成就斐然,于是就遭到别的民族的嫉妒。沙俄时代和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成为了犹太人最惨痛的记忆,也许是因此犹太人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二)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巴以冲突之源—圣殿山
犹太教古经典这样记载:“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历经沧桑,已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三年前(2000)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虽然名为圣殿山,但踏步其中,已找不到任何山头的影子,极目之处,只见一片矩形石建筑群和蓊郁的树木。事实上,圣殿山还是古犹太人流传下来的称呼。犹太教古经典就曾记载,上帝为考验犹太始祖亚伯拉罕,让他在圣殿山一巨石上献祭独子以撒。在基督教传说中,这块石头也被视为上帝用泥土捏成人类始祖亚当的地方。
公元前10世纪,雄才大略的犹太国王所罗门在这里建了第一圣殿,存放约柜、挪亚方舟等圣物。圣殿后被毁,有重建,但最终于公元2世纪被彻底毁灭,犹太人也被驱逐出故土,浪迹天涯。
圣殿山的巴勒斯坦人,称此地为“圣地”。因为在这个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上矗立着有千百年历史的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而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后的第三大胜地。原来的犹太圣殿遗迹也就几乎荡然无存了。
踏步圣殿山,几乎每一个砖瓦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或神妙,或凄婉。对于犹太人和穆斯林来说,圣殿山已沉入他们的心灵。但这种圣迹的重叠,也随即转化为宗教的纷争和历史的积怨,由此使这块方圆不足0.135平方公里的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仇杀与血泪;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巴以人民的对立情绪,直至2000年激化为流血冲突。
在圣殿山,巴以双方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枪战,对于每一方而言,对会不屑和不满于对方的到来,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圣地。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这座占据着民族心理中心地位的圣殿山,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愿意拱手相让。在阿克萨清真寺西面即是西墙。从外观上看,这堵墙与巴勒斯坦其他墙别无二致。但由于历史原因,它成了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是古国不灭,民族长存的象征,犹太人常聚集在此哭泣,因此有称为“哭墙”。许多犹太人就对当年巴勒斯坦人阻止他们到“哭墙”祈祷耿耿于怀。这种情况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方结束。结果是犹太人以武力攻占了整个东耶路撒冷。第二天,拉比(犹太教的宗教导师)和将领们赶往西墙,抚墙放声痛哭。
许多犹太人因此坚持,以色列决不能放弃圣殿山。2000年9月,“鹰派”代表人物沙龙穿过西墙右上方的一个小门,进入阿克萨清真寺,以此宣示犹太人与圣殿山的宗教关系。此举激怒了巴勒斯坦人,成为一直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圣殿山从此更加喧闹。时常犹太人在西墙边祈祷,巴勒斯坦人则借助地理之便向下投掷石块,然后是以军警的介入,向巴勒斯坦人开枪甚至闯入清真寺抓人。
(三)总结
总结
可见,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的战争????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3801213fb80e7bec6e7003803f2eb9389b506b2c.jpg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巴以冲突的影响因素
1、巴勒斯坦
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决议并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未在规定地区内建立阿拉伯国。此后阿拉伯联盟国家与以色列之间便发生了多次战争。
2、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包括新旧两个城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将旧城尊称为“圣城”。
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的战争????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b64543a98226cffc83e6d9d3a9014a90f703ea87.jpg
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战争。
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
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巴以战争的伤亡人数: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巴以战争
巴以两国是什么引起战争的????
,因为以色列人占领了大批的领土,占用了中东地区的资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激化。
关于巴以冲突
1.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两个国家都处于约旦河一带,为了争夺水源、土地和耶路撒冷城,两个国家长期战争,并使所有中国家、美国苏联卷入冲突,地区性问题成了世界性问题。
2.生存原因(争夺水资源、可开发的土地)、民族原因(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有极强的民族主义意识)、宗教原因(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争夺圣城耶路撒冷)、外部原因(中东国家和美苏插手)。
3.巴以冲突起源于二战结束,犹太人原本飘零世界各地,但是出于民族意识,纷纷回到祖居地耶路撒冷附近。这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1947年,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这个地区的阿拉伯人反对以色列建国,冲突由此开始。
历史上以色列和中东国家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战争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巴勒斯坦太弱小,改为打游击、暗杀,哈马斯更是被称为恐怖主义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也在这里展开争夺,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支持巴勒斯坦。冷战后苏联解体,以色列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冲突的过程中,巴以两国也有争取和平的行动,比如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与阿拉法特和解,但是以色列国内却反对拉宾的和解,竟然把拉宾杀死了。和平的行动大多不成功。
4.近年来巴以冲突一直没有停止,尤其今年初,以色列大举袭击巴勒斯坦,三天杀死三百多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内都有不可抗拒的民族主义情绪,想要和解是不大可能的。
5.冷战后美国推动过几次协调巴以关系的活动,但是效果不明显(比如推动拉宾和阿拉法特会谈)。美国与以色列渊源极深,美国的很多有权力的大资本家都是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要战斗到底,美国没什么办法。
中东国家与以色列矛盾比较大,有影响的贡献不多。
其他国家都不插手这个问题,因为矛盾太多太复杂。
国际组织的活动就多了,例如红十字会等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个死守故土,寸土不让,一个报复心强,以暴易暴。这两个民族争夺一片土地,怎能不冲突啊,可怕啊。
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领土问题。
二战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兴起,很多犹太人就回到以前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战后,因为当时的联合国被大国操纵,所以在“划”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盘的时候,人数不多的犹太人却得到了53%的地区,而且多是肥沃的地区,而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却只得到了47%的地方,而且多是土地贫瘠的地方,所以犹太人很满意,马上就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肯定就不满意了,一直不建立自己的巴勒斯坦国,以示抗议。而且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满意这样的领土划分,在加上宗教的原因,所以很快就爆发了3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大获全胜,彻底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然后在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上修建定居点,把以前的阿拉伯国国土占为己有,这样造成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慢慢的矛盾就这样越结越深,由此导致巴以冲突。
导致巴以冲突的根源主要是领土,其次是种族信仰。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因为侵占阿拉伯人土地,受到阿拉伯世界国家排挤,双方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发生战争。后来阿拉伯国家战败,100多万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1994年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1994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巴以冲突之源在于圣殿山。犹太教古经典这样记载:“世界可以比做人的眼睛,眼白是围填世界的海洋;黑眼珠是住人的大地;瞳孔就是耶路撒冷;瞳孔中的人脸就是圣殿。”因此而得名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历经沧桑,已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巴以半个多世纪的流血冲突,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位;而耶城争夺的根源和焦点,则集中在圣殿山的归属。2000年就是因为当时的利库德领导人沙龙闯入这里,引燃了延续至今的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35a85edf8db1cb1305bc4a72cd54564e93584bfd.jpg
起因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涉及政治 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
首先,此轮巴以冲突发端于双方民间发生冲突,进而升级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和以色列犹太右翼团体之间的冲突。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民众与东耶路撒冷犹太定居者之间关于谢赫·贾拉社区的争端旷日持久,凸显东耶路撒冷历史和归属的复杂性。
巴勒斯坦人将东耶路撒冷的历史追溯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征服巴勒斯坦地区后,将近代“犹太复国主义”视为欧洲入侵者。而犹太人则将东耶路撒冷的历史追溯到《圣经》时期,将“犹太复国主义”视为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故土的政治运动。巴以双方在历史认知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巴以具体纷争很容易升级为双方的民意对立,进而引发大规模冲突。
其次,双方内部纷争对巴以冲突升级推波助澜。4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宣布,无限期推迟原定于2021年5月份开始的巴勒斯坦总统大选、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和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选举。2006年以来,巴勒斯坦再没有举行过选举,控制加沙地区的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对此十分不满。哈马斯原本期待通过此次大选获得巴勒斯坦政治派系的领导权。大选推迟后,哈马斯选择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火箭袭击,展现强硬态度,以此来争取选民支持、掌握舆论主导权。
以色列右翼和极右翼社会和政治团体则希望,利用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增强国内影响力。在2021年3月大选后,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组阁失败,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获授权组建新政府。
拉皮德计划组建一个涵盖部分右翼政党、中间翼政党和左翼阿拉伯人政党在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当前正值拉皮德组阁关键时期,巴以冲突爆发激化了双方民众的对立情绪,右翼政治团体和左翼阿拉伯政治团体分歧凸显,拉皮德的组阁意愿化为泡影。
最后,美国偏袒以色列,让巴以问题持续难解。巴以冲突持续的根源,在于美国主导下的巴以和平进程未能实现巴以之间持久、公正的和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偏袒以色列。
特朗普政府将耶路撒冷称为“以色列首都”,许诺承认以色列犹太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的合法性,大大压缩了巴勒斯坦民众的生存空间。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推出巴以问题“世纪协议”,公然有违联合国有关巴以问题的242号决议案和338号决议案,损害了巴以问题和平解决的基础。
中国作用日益凸显
在巴以问题上,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公正、客观的国际形象,被阿拉伯国家广泛接受。中国与中东国家长期保持着友好关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呀
巴以冲突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由于巴勒斯坦属于阿拉伯国家,且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如埃及、黎巴嫩、叙利亚都有争端,所以巴以冲突或者说巴以矛盾也可以称为阿以矛盾或阿以冲突。
巴以冲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从阿拉伯沙漠地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
注:这里我们说的“巴勒斯坦”是这片地区,不同于与今天所说的阿拉伯的巴勒斯坦“国家”。
以色列人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关于所罗门、犹太王国的兴亡史和出埃及记这些陈年往事这里不详细叙述,后来这个地区先后遭受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的侵占和破坏,其中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侵占和驱逐导致了大批以色列人(即犹太人)流亡外地。
流亡的犹太人大部分迁徙到了西欧地区,后来又因为宗教等原因,遭受着西欧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迫害,再次迁徙,辗转来到东欧等地,19世纪末,流亡在东欧的犹太人又遭受当地民族的压迫和排挤,到了二战时期,这种歧视和迫害更是被纳粹德国发展到了极致。
由于自身的宗教信仰和由惨痛历史造就的“悲情”记忆,即使在上千年的流亡历史中,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仍然固执/顽强地坚持着他们的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也有超出其他民族的强烈认同感,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没有因“交融“而泯失于其他民族。
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可以被看作后来天主教/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与天主教/基督教共奉的经典是《圣经·旧约》,而天主教/基督教所尊崇的《圣经·新约》则不被犹太人所承认,《旧约》中提到的弥赛亚(救世主/基督),犹太人认为并未降临,天主教徒则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基督(弥赛亚是希伯来语,基督是希腊语,都是“救世主”的意思),天主教徒相信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圣灵三位一体,犹太人不信这套,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也是导致后来犹太人无论在以天主教为主的西欧地区还是在东正教(基督教的另一个教派)为主的东欧地区都遭受排挤的原因之一。
犹太人漂泊他乡长达千年,且饱受压迫和欺凌,到了19世纪末,在各地发生的各种悲剧催生了犹太人中的“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思潮,英美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支持并利用了这一思潮,于是,大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了早已离开几千年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区。
然而问题出现了,自从公元7世纪开始,这里就已居住了阿拉伯人,居住时间也长达近千年,犹太人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强行移民巴勒斯坦,导致大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流亡,双方暴力冲突不断。因为自己的祖先在这儿生活过,所以自己也要在这儿生活,在我们看来,这通常是说不通的,但是因为有着《圣经》作为根据,有着历史情感,有着忧患意识,有着大国的支持,加上二战过后国际社会普遍对犹太人的遭遇抱有同情,犹太人无论如何也要逆转自己悲惨的命运,所以“复国主义”大行其道。
为了解决问题,联合国在1947年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以色列和阿拉伯两个国家。可以看到,这个决议在以色列人看来可以勉强接受,但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看来则十分荒谬,这项决议对阿拉伯人而言并不公平,不但将一半儿,准确说一大半儿的土地让给了占总人数32%的以色列人,而且这些土地集中了大量肥沃的平原和淡水资源,而划给阿拉伯人的地区则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由于阿拉伯人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当时只有6个,所以即便全员反对、愤然离席仍无法挽回,而且这个决议的通过有着美国的操纵,曾发布《贝尔福宣言》公开支持以色列建国的英国,却在这次大会上投了弃权票。
于是,在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美国当天就承认,阿拉伯人则在第二天就打响了中东战争,阿拉伯人团结一致对抗以色列。中东战争共有5次,尽管这5次战争巴勒斯坦都有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但由于多种原因,除了个别战役,5次中东战争基本都是以阿拉伯一方战败告终。战争中,除了巴勒斯坦之外,约旦、叙利亚和埃及的土地也都进一步被以色列侵占,于是,原本是欧洲人与犹太人的矛盾就这样被转嫁给了阿拉伯人,战败的耻辱也从由巴勒斯坦扩大到其他阿拉伯国家,愤懑的情绪甚至因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共情”蔓延到了伊朗、土耳其等非阿拉伯的伊斯兰国家。
而位于该地区的重要城市——耶路撒冷,由于在犹太教、基督教和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的伊斯兰教信徒心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犹太教的圣殿遗址“西墙”和伊斯兰教的阿克萨清真寺更是同在圣殿山上,彼此近在咫尺,甚至犹太人,认为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就是他们古代圣殿的原址,使得巴以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和复杂,对耶路撒冷控制权的争夺也巴以问题中最棘手的部分。
为了争取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相应的运动组织和政党先后形成,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的60年代崛起的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80年代末崛起的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法塔赫立场较为温和务实,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但坚持争取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益;哈马斯则态度强硬、反对与以色列和谈,不放弃以武力消灭以色列。虽同为巴勒斯坦的组织,但因主张不同,二者之间也在本世纪初爆发过冲突,使得巴以问题一度节外生枝。
为了抗议联合国的“分治决议”,巴勒斯坦最初并未宣布建国,80年代末虽宣布建国,也得到了超过100个国家的承认,但并没有划定国界。经过中东战争的动荡后,实际被巴勒斯坦的力量控制的地区只包括约旦河的西岸和加沙地带,这也是现在新闻报道中不会明说“巴勒斯坦境内”而是使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来代指巴勒斯坦的原因,如今的约旦河西岸主要由法塔赫控制,加沙地带由哈马斯控制,但即使如此,这两个区域的范围仍然小于1947年联合国划定的阿拉伯疆域。
当年将犹太人逐出巴勒斯坦的是罗马人,后来迫害犹太人的人是欧洲封建势力与宗教势力,近代屠杀犹太人的是德国纳粹,这一切并不是阿拉伯人干的,而巴勒斯坦这个地区阿拉伯人不仅生活了近千年,还为了保住这一地区与外族进行过殊死的对抗,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和理解,但是这本不该成为让另一个民族的民众遭受悲惨遭遇的理由。基于对宗教、土地、资源、历史问题的种种纠结,以及双方几代人在你来我往、冤冤相报、大大小小的冲突中积累的国恨家仇、新仇旧怨,巴以冲突延续至今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A.水资源B.巴勒斯坦地区C.石油资源D.波斯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cf1b9d16fdfaaf51a84b92d0835494eef01f7a30.jpg
B.巴勒斯坦地区
巴以冲突持续了70多年,双方始终未能实现和平相处,所以要想解决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问题,因为这其中牵扯到民族、宗教、领土、安全等诸多问题。
所谓的巴以冲突,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由于巴勒斯坦地区领土归属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这是二战后中东地区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东问题”的主要根源,更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及热点之一。
扩展资料
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The Israeli Palestinian Conflict)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
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1. 巴勒斯坦问题:
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阿拉伯热和犹太人都曾经统治过这个地区。20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和美国支持下,犹太复国运动组织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为争夺土地爆发激烈冲突。
2. 耶路撒冷问题:
耶路撒冷,分为东西新旧两个城区。方圆不足一平方千米的旧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共同奉为”圣城”.几千年来三大宗教互不包容,相互斗争.不断为其发生争端.尤其以犹太教与伊斯兰教最为突出.双方为争夺不段冲突.
3. 被占领土问题:
通过几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加沙.戈兰高地.约旦西岸等大片领土.虽经国际社会的调解,但以色列拒不归还.还在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修建犹太定居点.因此与巴多次发生冲突,并早成众多人员伤亡.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暴发多次大规模军事冲突。
4.水源问题: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缺水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还在被占领土上抽取地下水
巴以冲突是哪两个国家?原因是什么?
所谓“巴以冲突”指的是以色列和哪个国家之间的冲突?
巴勒斯坦。。
巴以战争指的是巴基斯坦与以色列之闸的战争吗
“巴以战争”指的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The Israeli Palestinian Conflict)
由于巴勒斯坦属于阿拉伯国家,且以色列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如埃及、黎巴嫩、叙利亚都有争端,所以巴以冲突或者说巴以矛盾也可以称为阿以矛盾或阿以冲突。
巴以冲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早在公元前13世纪,以色列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从阿拉伯沙漠地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注意:这里我们说的巴勒斯坦是“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巴勒斯坦“国家”有所不同),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后来这个地区先后遭受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的侵占和破坏,其中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侵占导致了大批以色列人(即犹太人)流亡外地,大部分迁徙到了西欧地区,后来又遭受着西欧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迫害,再次迁徙,来到东欧等地,19世纪末,流亡在东欧的犹太人又遭受当地民族的压迫和排挤,到了二战时期,这种歧视和迫害更是被纳粹德国发展到了极致。
可见,犹太人漂泊他乡长达千年,且饱受压迫和欺凌,到了19世纪末,犹太人中出现了“复国主义”思潮,英美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支持并利用了这一思潮,于是,大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了早已离开几千年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区。
然而问题出现了,这里早已居住了阿拉伯人,而且居住时间也长达千年,犹太人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强行移民巴勒斯坦,导致大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流亡。因为自己的祖先生活过,所以自己也要在这儿生活,这显然是说不通的,但是因为有着《圣经》作为根据,有着历史情感,有着忧患意识,有着大国的支持,犹太人无论如何也要逆转自己悲惨的命运,所以“复国主义”大行其道。
为了解决问题,联合国在1947年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以色列和阿拉伯两个国家。可以看到,这个决议在以色列人看来可以勉强接受,但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看来简直荒谬至极,况且,这项决议对阿拉伯人而言并不公平,不但将一半儿,准确说一大半儿的土地让给了占总人数32%的以色列人,而且这些土地集中了大量肥沃的平原和淡水资源。由于阿拉伯人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当时只有六个,所以根本无法挽回,而这个决议的通过有着美国人的操纵。于是,在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随后,中东战争打响,阿拉伯人团结一致对抗以色列。中东战争共有5次,战争中,除了巴勒斯坦之外,约旦、叙利亚和埃及的土地也都进一步被以色列侵占,于是,原本是欧洲人与犹太人的矛盾就这样被转嫁给了阿拉伯人。
当年将犹太人逐出巴勒斯坦的是罗马人,后来迫害犹太人的人是欧洲封建势力与宗教势力,近代屠杀犹太人的是德国纳粹,这一切不是阿拉伯人干的,而巴勒斯坦这个地区阿拉伯人不仅生活了上千年,还为了保住这一地区与外族进行过殊死的对抗,犹太人的悲惨遭遇固然值得同情和理解,但是这不能成为让另一个民族遭受悲惨遭遇的理由。基于对宗教、土地、资源和历史的种种纠结,巴以冲突延续至今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
所谓“巴以冲突”指的是以色列和哪个国家之间的冲突
巴勒斯坦
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The Israeli Palestinian Conflict)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巴以冲突不能够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冲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现时国际的共识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种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冲突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如何解决它们两国之间的冲突?
他俩都已耶路撒冷作为首都,所以发生了宗教矛盾,全国性的宗教矛盾就成了战争,这是不可解决的,只能缓解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冲突不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国家,人家巴勒斯坦人当然不愿意,而且还有宗教的矛盾
巴勒斯坦和哪个国家经常有矛盾?
印度。印巴分制前是一个国家,由于宗教信仰不同,冲突不断。现在不止宗教信仰问题,还有领土问题,颇有你死我活的态势。
巴以矛盾的根源是?
http://www.zaoxu.com/uploadfile/imgall/0996dda144ad345982951fe95a02f431adcaef8464.jpg
巴以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扩展资料:
巴勒斯坦地区曾是犹太人的故乡,而且文本关于他们的传说为人所熟知。就以《圣经》为例,这本基督教经典所记载的就完全是犹太人祖先的故事。
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当中的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
再者,《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不过,由于大部分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故事的轮廓,因为今天的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与宗教原因息息相关:
故事开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
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以撒(Isaac)和孙子雅各(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巴以冲突再起 旧怨添新争
巴以冲突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吗? 快!
字面上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实际上是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占领人家家园!
“巴以冲突”是哪个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
巴基斯坦和以色列
巴以冲突是指什么与什么之间存在的长期矛盾与冲突
说准确点的话,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而以色列的是犹太人,信仰的东正教(基督教的分支)。说白了,就是信仰问题、民族问题、国土问题等。
页:
[1]